SUAVEART concentrates on the cultural value between art and life. Presenting the stories and issues related to “island, art and life”. Creating the borderless dialogues that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in our daily life.

文章撰寫、整理:黃志華、梁棨筑
校對編輯:李依佩

數百年來,大航海時代下,身為亞洲的兩個重要島嶼:台灣島與爪哇島,看似說著不同語言、穿著不同織品,然而海潮的孕育之下,共同發生、參與著相似的歷史經驗。

殖民時期裡的蔗糖
荷蘭東印度公司 (VOC) 分別以印尼爪哇島的巴達維亞 (Batavia,今雅加達) 及台灣熱蘭遮城 (Zeelandia,今台南安平古堡) 作為據點,將南洋、中國,遠至東北亞的商業往串聯起來。當時二島的共同命運之一便是蔗糖工廠的設置。

糖廠,作為重要民生物品,亦是殖民史中常見的關鍵字,無論是荷蘭或日本殖民,皆為兩地帶來重要的現代化基礎建設,在東印度公司撤出後,台灣仍保持糖業的生產。相反地,爪哇島上的磚瓦工廠漸漸擴張,取代了糖業生產,而逐漸走向工業化製造。

城市發展與磚瓦:印尼爪哇賈蒂旺宜瓦廠與台灣三和瓦窯 
根據當地記載 (Zainuddin, 1988):1905年左右,和過去糖業勞資生產制度不同,屋瓦產業始於自家土地,更傾向家族主導的工作營運模式。

今日所見的賈蒂旺宜 (Jatiwangi) 地區磚瓦產業拓張,是從國家新秩序政策的第二個「五年計劃」(REPELITA II;1974~1979) 開始,當時為推出公共住屋政策,刺激對磚瓦的高度需求。1945年獨立建國後,印尼進入全新的國家發展階段,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是磚瓦產業的黃金時期,爪哇島上大約有600座屋瓦工廠,為島民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成為東南亞主要的屋瓦供給地。產業顯著地成長擴張、甚至外銷至他國市場。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使得磚瓦產業衰退。賈蒂旺宜再次投入全球投資熱潮,往政策所引導的紡織、服裝及其他製造業發展,使得印尼的磚瓦產業發展至今,由600多家僅存為120家左右。面對磚瓦業的沒落,有些磚瓦工廠選擇探索未來在藝術領域的發展,在下篇文章我們將討論 賈蒂旺宜藝術工廠 (Jatiwangi Art Factory) 過去作為一個傳統磚瓦工廠融合社區營造與藝術創作,逐漸發展成國際藝術村的故事。

印尼爪哇島完整的製瓦過程,點擊可看影片

三和瓦窯周邊示意圖|製圖者:黃志華

相較於印尼,台灣紅磚瓦出現於荷蘭時期,可從台南的安平古堡和赤崁樓古蹟看到紅磚瓦的歷史痕跡;這些瓦是由福建沿海引進台灣,明鄭陳永華將軍引入燒瓦技術,開始「敎匠取土燒瓦」。自此開啟台灣瓦窯業的發展。

清朝至日本統治時期,人口增加與城市生活也使得瓦磚成為一項民生重要產業。直到二次大戰後,台灣產業復甦、人口大增,磚瓦的需求也同時增加,於是發展出三處瓦窯中心,包括苗栗的竹南、台南的六甲、高雄的大樹。大樹和賈蒂旺宜有其相似之處,該地過去曾有「半年作田、半年作窯」的產業型態,這裡的土壤狀態讓當地居民發展出生活、農作與窯廠緊密的依存關係。

中式建築中,常見於三合院、廟宇、祠堂,但因為建築風格的改變,窯廠猶如夕陽產業般沒落。三和瓦窯,於1918年日治時期登記始業,距今已近百年的歷史。座落於高雄大樹區竹子寮,臨大樹舊鐵橋濕地公園​​,其特色是以其外型包覆、如烏龜殼狀的窰聞名,又被稱作「包仔窯」「龜仔窯」。它也是目前全台灣可以燒製薄瓦的唯一產地,保留了傳統繁複的燒製過程​​。

代代傳承的窯廠,現在由第四代李俊宏先生來經營,現在窯廠除維持傳統瓦片製成,也以多角化經營模式來擴大並延續產業價值,例如皂盤、名片架、花磚。在參觀的過程,除了介紹了磚瓦業的歷史、製成和手作坊,還能夠親眼看到台灣古宅、家廟等古蹟修復工程的製作現場,以民眾體驗和磚瓦歷史知識來延續傳統的保存。

大自然的贈禮-陶土,作為人類文明史、建築、孕育文化的紅磚,春夏秋冬與日夜交替的循環共同生活。如今,爪哇島和台灣兩島共同面臨傳統與創新的抉擇,從磚瓦業的現況,恰好可以看到二地分別選擇文化策略和商業模式創新,激盪出多樣化的方式適應全球化挑戰,也可以從中窺見他們過去歷史的軌跡和面對未來的選擇。


插畫、攝影:黃志華
圖片:細着藝術、SUPER GENTENG JATIWANGI、大樹社會企業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Create a website or blog at WordPress.com

%d bloggers like this: